查看原文
其他

《妇女研究论丛》2024年第1期目录

编辑部 妇女研究论丛
2024-09-04



专题:“人口老龄化、照料与性别”

梁晨

多重身份互构: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认同与身份建构


梁丽霞  李伟峰老年人照顾场域中情感互动的性别效应探讨
卓唯佳  裴晓梅“家长权力”的倒置:养老机构中的生命晚期代际权力关系    

专题:“互联网平台与性别”

刘子曦  马璐“云端爱情”到“严肃相亲”:互联网婚恋平台的数字空间管理与交往模式营造
李洁多重社会时空下的“有限自主性”——互联网平台日常保洁家政劳动研究


专题:“党的新闻工作与妇女解放”

李海波相向而行的“主体改造”:延安时期新闻场域的两种“新女性”
梁德学中国共产党新闻教育中的女学员群体及其成长1939-1949

文学·文化·传播


蔡达丽
从历史到记忆:明清记忆之场中的冼夫人回忆形象建构


周敏劳动、性别与伦理的再想象:对网络小说“种田文”的解读





专题:“人口老龄化、照料与
性别”



多重身份互构:养老护理员的职业认同与身份建构
梁晨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摘 要:我国养老负担形势严峻,养老服务社会化势在必行,对养老服务护理员的需求日益增多,而养老服务护理员则面临工资待遇和福利低、工作辛苦、社会偏见层出不穷等困境,存在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失严重等问题。本文关注养老护理员如何在困难处境中建立职业认同以及如何建构身份。本文以东部地区两市的田野调查为基础,从护理员的经济、家庭照料、道德和情感等个人因素以及地方文化和性别等社会因素角度透视护理员的职业认同机制和过程,分析影响不同类型养老护理员职业认同的因素及其特征,并从职业身份、家庭身份、社区身份等方面分析养老护理员的身份建构。本文认为,以上五个因素交织在一起,存在相互作用:道德因素和情感因素是所有类型的护理员共同的职业认同和身份建构因素;经济因素、家庭照料因素和社区舆论因素在本地护理员、外来护理员以及院舍护理员和上门服务的居家养老护理员间起到不同作用,背后存在地方文化和女性家庭分工的影响。养老护理员的身份建构是女性经由家庭身份、社区身份和职业身份互构形成的多重身份建构,是多重复杂身份互构的结果。

关键词:养老护理员;职业认同;身份建构;多重身份;互构



老年人照顾场域中情感互动的性别效应探讨

梁丽霞  李伟峰(济南大学政法学院 )


摘 要:老年照顾场域是一个情感交换/互动场域,是照顾者与被照顾者投入丰富情感、产生大量复杂情感、同时也深受情感驱动的场域,家人与老年人之间情感互动的状态及互动效果直接影响照顾过程和照顾质量。与此同时,“情感”作为照顾关系的重要纽带具有鲜明的性别效应。本文采用“双重主体—三重视角”交织性分析框架,围绕“照顾者—被照顾者”双重互动主体,基于“照顾—情感—性别”三重研究视角刻画了老年照顾场域中不同性别照顾者与被照顾者之间的情感互动样态,探讨了家庭照顾这一微观日常领域内情感、性别、权力之间相互制约与作用的关系。关键词:老年照料;情感照料;情感互动;性别秩序;性别效应
“家长权力”的倒置:养老机构中的生命晚期代际权力关系卓唯佳  裴晓梅(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摘 要:本文通过对三个养老机构的田野调查、配对访谈和文本分析,探讨了机构养老如何对生命晚期代际权力关系产生影响。研究发现,代际权力关系在养老机构中发生了倒置——父母变成了“孩子”,而子女成为拥有家长权力的“父母”。在照护支持中,子女从照护提供者转变成了父母的“监护人”,通过履行照护安排决策和照护质量监督责任,他们的“家长权力”得到了机构的正式管理规范的加强和制度化;在社会支持中,子女通过担任“保护者”和“教化者”来帮助父母管理社会关系和实现再社会化,其“家长权力”通过非正式互动渗入至老人机构生活的各个方面。机构养老这一照护安排并非遗弃之举,反而有强化自下而上的代际支持的可能。

关键词:代际权力关系;生命晚期;机构养老;长期照护专题:“互联网平台与性别”

      

从“云端爱情”到“严肃相亲”:互联网婚恋平台的数字空间管理与交往模式营造 刘子曦  马璐(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摘 要:针对数字技术如何影响亲密关系形态的问题,当前研究过于关注技术中介下亲密关系的浅度化特征而忽略了“平台”作为技术架构生成者与交往实践管理者的能动角色。基于对一个婚恋平台的民族志观察,本文探讨了平台营造深度交往模式的行动逻辑与技术实践,以推进有关中介化亲密形成条件的讨论。本文发现,平台通过对用户进行道德评估,形成数字空间使用权限的道德等级,有效抑制了网络亲密的流动性与遮蔽性,从而营造出“严肃相亲”的深度交往。个人数据呈现的性别气质和社会角色是平台区分“道德交往用户”与“两性娱乐用户”的基本依据,成员身份的“道德性”、交往数据的“可见性”、中介技术的“可供性”是平台形塑交往模式的三种机制。针对机制的作用局限,用户展开了包括法律动员、话语对抗、技术拓边在内的多种博弈,以突破平台的权限设置。关键词:数字技术;婚恋平台;数字空间;交往模式;技术实践多重社会时空下的“有限自主性”——互联网平台日常保洁家政劳动研究 李洁(中华女子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摘 要: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兴起对家政服务这样一个既古老、又高度面向未来的劳动行业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对互联网平台日常保洁家政这样一个具体服务品类的劳动过程研究,本文发现家政劳动者身处“网络平台—城市通勤—工作场所—私人领域”等多维社会时空。而上述社会时空之间的交叠、缝隙与弥合,在给劳动者提供有限自主性的同时,也让她们仍然身陷多重的结构性的压力和限制。通过将劳动者视为“平台—劳动者—用户”三方关系中的有限行动主体,本文发现,无论是传统情感联结还是网络数字平台,都具有为劳动者提供支持性联结与保护的可能,但也存在深度控制与过度汲取的风险。而多样性选择的存在,则为家政劳动者开展合纵联盟与边界划分的动态实践提供了重要空间关键词:平台经济;多维社会时空;家政工作;有限自主性;劳动过程专题:“党的新闻工作与妇女解放”

      

相向而行的“主体改造”:延安时期新闻场域的两种“新女性”李海波(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摘 要:延安时期妇女解放实践是中国现代妇女运动的一段重要历史经验,既往研究较多瞩目经济生产领域的妇女身影,本文聚焦延安时期新闻场域中两位典型的“新女性”:农村妇女李锦秀在纺纱劳动之余读报写稿,关心和参与村庄公共事务,赢得乡土社会的“人人敬仰”,成为闻名边区的模范通讯员、妇女文化英雄;报社编辑陈学昭在新闻与写作之余纺纱劳动,在生产运动中进行艰辛的自我改造,成为“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型为革命者的典范。处在不同位置的“新型的妇女”与“新的知识分子”,各自前行又彼此靠拢,形成一种互为镜像的奇妙关系,体现出革命政治对于群众和知识分子“双向改造”的规范性要求,蕴含着未来社会主义实践的新逻辑。

关键词:妇女解放;群众;知识分子;妇女工作;新闻工作中国共产党新闻教育中的女学员群体及其成长(1939-1949)梁德学(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摘 要:中共新闻教育约自1939年正式起步,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累计培养、训练了数千名学员,其中女性占据一定比例。本研究查证确切姓名者已逾200人,她们大多来自相对富裕的社会阶层,但出于“参加革命”的心理动机和当记者、当作家等职业期许,积极投考中共主办的各类“抗大式”新闻教育机构,在接受马克思主义新闻教育的同时,初步完成了政治思想改造和革命实践锻炼。参加工作后,她们展现出较强的新闻业务能力和挣脱性别束缚的自我觉醒意识。垂暮之年,她们又成为建构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新闻教育“集体记忆”的热情参与者。研究她们的成长史、心灵史,对考察革命战争时期认同中共、投奔中共的城乡女性知识青年群体也有重要的样本意义。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新闻教育;女学员;集体记忆文学·文化·传播

 

从历史到记忆:明清记忆之场中的冼夫人回忆形象建构

蔡达丽(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摘 要:清时期是粤西南地域社会从文化认同上被真正整合进中国的重要历史阈限时段,“冼夫人”作为一个沟通国家、精英与民众对话的文化象征符号,在彼时地方精英集体参与“修订”其回忆形象的文化实践中,具象化了此王朝礼制与地方风俗之交互模塑过程。在这个以“礼”化“俗”、借“礼”阐“俗”的过程中,冼夫人渐次挣脱其在传统士大夫眼中的“蛮妃”刻板印象,儒化雅化为契合精英审美趣味与价值评判标准的“女师”,至道光戊申年粤西状元林召棠为儋州宁济庙作碑记之际,已是被置回地方感觉结构的“吾高州冼氏女”。

关键词冼夫人;记忆之场;回忆形象;身份认同;礼俗互动


劳动、性别与伦理的再想象:对网络小说“种田文”的解读

周敏(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

摘 要:“种田文”是在女性向网络穿越小说由后宫叙事向家宅叙事发展的背景下兴起的,其核心特点是在家长里短的世情叙事中突出“勤劳致富”主线。种田文重启了劳动的尊严叙事,接续了中国当代文学中“爱劳动”的叙事主题,不过它更强调劳动的消费性。在其中,勤劳被看作个人致富的唯一手段。为达成这一“异托邦”想象,同时由于女性向设定所默认的主体行动力与所在生活空间的有限性,女性劳动被具体化为大众日常的消费品生产,且劳动过程的艰辛性以及生产与消费间的障碍被完全取消。种田文的主要矛盾也被放置在消费与分配领域,围绕着劳动所产生的勤/惰、公/私、善/恶则是“不吃亏”的女主与“极品”亲戚进行“宅斗”的具体矛盾所在。这不仅赋予劳动以强烈的伦理内涵以及对欲望性消费的有限抵抗色彩,而且女主只追求过小日子的底线伦理,既指向日益“个体化”的现实社会文化环境与女性的自我呈现,也由于其不扩张性而带有妥协性。

关键词网络小说;种田文;劳动叙事;叙事伦理;女性向


《妇女研究论丛》是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主管、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和中国妇女研究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1992年创刊,1999年成为中国妇女研究会会刊。
       本刊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CSSCI)、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HSSCJS)、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JC)、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人民大学 “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

本刊主要栏目有: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法律与政策研究、妇运观察与历史研究、文学•文化•传播、国外妇女/性别研究、青年论坛、研究动态与信息、图书评介等。

本刊已启用在线投稿系统,不再接受电子邮箱以及其他途径的投稿。作者可登录本刊官方网站(www.fnyjlc.com),注册后进行投稿,并可以随时登录系统查询稿件状态。投稿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可通过官网首页的电话与本刊取得联系。本刊原投稿邮箱luncong@wsic.ac.cn将作为编辑部联系邮箱使用。本刊不收取包括版面费、审稿费及印刷费等在内的任何费用。


官网投稿平台:www.fnyjlc.com

图片来源:网络图片

● 扫码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妇女研究论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